南阳市bt365体育网址办公室 关于加强基层应急管理规范化建设的 通 知
各乡镇人民政府、街道(景区)办事处,区政府各部门: 为进一步加强基层应急组织建设,提升基层应急保障水平,提高群众危机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,逐步建立起“政府统筹协调、群众广泛参与、防范严密到位、处置快捷高效”的基层应急管理机制,根据省、市对应急管理工作的要求,结合我区实际,现就做好我区基层应急管理工作通知如下: 一、指导思想 深入实施《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》,坚持以人为本,预防为主,资源整合,因地制宜,统筹实施,政府主导,社会参与,精心组织,扎实实施基层应急管理建设,通过健全制度,规范程序,完善机制,逐步推进基层应急管理工作,切实提高预防和处置突发事件能力,保障公众生命财产安全,维护公共安全和社会稳定。 二、建设原则 1、统筹安排,合理布局。根据我区基层应急资源现状,各乡镇、街道(景区)要通过加强组织机构、应急预案、监测预警、应急队伍、应急保障、应急处置、科普宣传等方面的建设,提升基层应急管理规范化水平。 2、整合资源,突出重点。整合公安、消防、水利、民政、国土、安监、科技、卫生、教育、林业、环保、人防等部门在基层的应急资源,实现资源共享、队伍联动、装备物资统一调配,提高整体应急能力,避免条块分割、各自为政、重复建设。 3、政府主导,社会参与。以政府导向为主,积极引入市场机制,充分调动社会参与应急建设的积极性,切实提高应急管理工作的社会化程度。 三、建设目标 1、组织机构健全。要建立健全应急管理领导机构和办事机构,明确专职或兼职人员负责此项工作的的正常开展,要制定完善工作制度,不定期进行汇总整理工作,确保档案资料完备齐全。 2、应急预案齐备。要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,结合风险隐患排查,制定实用性高、操作性强的各类突发事件应急预案,建立应急预案资料库。应急预案宣传、培训和演练实现常态化,应急演练每年不少于2次。 3、应急队伍健全。要积极整合基层警务、消防、医务、民兵预备役人员和企事业单位应急队伍及志愿者队伍,组建综合性应急队伍,每支应急队伍人数不少于20人。同时,结合应急预案,有计划、有目的的开展应急训练,综合性应急队伍的训练时间每年不得少于3次10个工作日,训练要有训练内容,有训练目标,有训练图像等档案资料,确保通过训练,达到提高应急综合能力的目的。 4、隐患排查及时。要建立风险隐患经常性排查机制,一年至少开展6次风险隐患排查,做到风险隐患整治措施、整治资金、整治内容、整治时限、整治责任五落实,风险隐患排查率达到 100%。同时,建立风险隐患排查台账,对排查出的问题及时上报、全力整改。 5、信息报告及时规范。要建立健全高效快捷的信息报告工作机制,安排专人负责,确保突发事件信息报告工作及时、高效、规范。 6、应急设施完备。要结合自身实际,本着“一专多用、专兼结合、整合资源、综合利用”的原则,合理规划安排应急机构办公室、应急资料室、应急活动室、应急器材室等各类基础设施。 7、应急保障有力。要有监测监控设施、应急救援设备。有明显的应急疏散标识和固定的应急避难场所。同时,要建立应急物资实物储备和协议储备制度。 8、科普宣教深入。要经常开展形式多样、通俗易懂、群众广泛参与的应急管理科普宣教活动,群众自救互救知识普及、应急疏散路线清楚、风险隐患区域明确,预防和自救互救能力逐步提升,公众受教育面达到95%以上。 四、要求 1、提高认识。各有关单位要高度重视应急管理建设工作,要将其作为全面履行政府职能的重要任务抓好落实。要坚持高标准开展工作,充分发挥示范点的示范和带动作用,进一步提升全区应急管理工作水平。 2、强化协作。公安、消防、水利、民政、教育、安监、卫生、科技、国土、林业、人防等部门要把应急物资、应急装备等向应急管理示范点倾斜。 3、加强宣传。要组织新闻媒体积极宣传报道典型人物和先进事迹,形成全社会共同关注、支持、参与应急管理工作的良好舆论氛围。 4、严格督查考评。每年12月份区政府应急办对各乡镇街道(景区)、政府各部门进行严格考评,结果记入目标总分并通报全区。符合应急管理示范点认证条件的单位,按照附件6的要求进行申报,区政府应急办予以考评认定。 5、落实责任追究。对工作进展迟缓、成效不明显的,给予通报批评,对重视不够,组织不力、工作不到位,导致发生较大以上突发公共事件的,严格执行责任倒查和问责制,依法依纪追究有关单位和人员的责任。 附件:1、乡镇(街道、景区)应急管理建设标准 2、政府部门应急管理建设标准 3、村(社区)应急管理建设标准 4、企业应急管理建设标准 5、学校应急管理建设标准 6、区级应急管理示范点达标单位申报表
2013年3月20日
附件1: 乡镇(街道、景区)应急管理建设标准 (试 行)
一、组织机构。1. 有应急管理领导机构。乡镇(街道)行政主要负责人任组长,相关负责人任副组长,有关部门和单位负责人为成员,履行应急管理统一领导职责。2.有应急管理办事机构。要整合政务值班和应急值守职能,组建乡镇(街道)应急管理办公室(简称应急办),应急办统一设在乡镇(街道)党政办,履行统筹协调、政务值班和应急值守职责。应急办主任由专人担任或党政办负责人兼任,有专(兼)职人员负责应急管理工作。 二、应急预案。1. 制定有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。2. 结合实际,有针对性地制定专项应急预案。3. 应急预案要以先期处置、转移安置群众为重点,明确转移路线,细化处置流程,每个处置流程明确应对措施和责任人。4. 根据实际情况及时修订预案。5. 所有预案汇总成册。6. 每年至少举行 2 次以上应急演练,演练方案和相关资料完备。 三、制度建设。应急管理各项制度,包括办文、应急值守、信息报送、应急处置、档案管理等制度健全。工作有计划、有措施、有检查、有总结。 四、应急值守和信息报送。1. 对外公布固定的应急工作电话。2. 值班工作制度健全,应急管理办事机构安排有值班人员,能及时处理各类突发事件信息。3. 建立基层信息员制度,确定村(居)和辖区内单位信息员。4. 突发事件信息报送及时、准确,不得有迟报、漏报、瞒报情况。 五、应急保障。1. 安排一定的工作经费。2. 建有应急物资实物储备和协议储备制度,储备必要、实用的应急救援设备和物资。根据满足需求、平战结合原则,做到严格管理、调用有序,调配得当。 六、科普宣教培训。1. 制定宣教培训方案。2. 每年对乡镇(街道)和村(居)、社区干部和应急救援队伍进行1次以上的培训。3. 通过印发应急知识宣传单、标语、宣传专栏、板报等方式加强应急知识宣教工作,每年举行2次以上宣传咨询活动。 七、应急队伍建设。1. 整合资源,建立一支不少于 50 人的综合性应急救援队伍,抢险救援时佩带统一标志。2. 建立应急救援队伍人员档案。3. 组建一定数量的应急志愿者服务队伍。4. 应急队伍有完善的规章制度。5. 应急队员须经过一次以上集中培训。 八、风险隐患排查整改。1. 对辖区内危险源、风险隐患集中排查,详细登记,进行风险评估和预测。2. 在重大危险源和风险隐患处标识图标和警示标志。3. 配备必要的报警设备。4. 遏制较大突发事件发生。 九、应急联动处置。1. 突发事件信息报告迅速、畅通,及时掌握、准确判断突发事件发展态势。2. 第一时间作出反应,组织开展先期处置工作,并按照分级标准向上级报告。3. 根据实际情况,及时启动相关预案,组织调动应急资源和力量,形成合力,能在最短时间内实施紧急救援,控制事态发展。4. 突发事件处置率100%。 附件2:
政府部门应急管理建设标准 (试 行)
一、组织机构。1、有应急管理领导机构。部门行政主要负责人任组长,相关负责人任副组长,有关科室负责人为成员,履行应急管理统一领导职责。2、有应急管理办事机构。组建本部门应急管理办公室,履行统筹协调、政务值班和应急值守职责。应急办主任由专人担任或党政办负责人兼任,有专(兼)职人员负责应急管理工作。 二、应急预案。1、结合实际,有针对性地制定专项应急预案。2、根据实际情况及时修订完善应急预案。3、所有预案汇总成册。4、每年至少举行2次以上应急演练,演练方案和相关资料完备。 三、制度建设。应急管理各项制度,包括办文、应急值守、信息报送、应急处置、档案管理等制度健全。工作有计划、有措施、有检查、有总结。 四、应急值守和信息报送。1、对外公布固定的应急工作电话。2、值班工作制度健全,应急管理办事机构安排有值班人员,能及时处理各类突发事件信息。3、建立基层信息员制度,确定单位内部信息员。4、突发事件信息报送及时、准确,无迟报、漏报、瞒报情况。 五、应急保障。1、安排一定的工作经费。2、建有应急物资实物储备和协议储备制度,储备必要、实用的应急救援设备和物资。根据满足需求、平战结合的原则,做到严格管理、调用有序,调配得当。 六、科普宣传培训。1、制定宣教培训方案。2、每年对单位干部和应急救援队伍进行1次以上的培训。3、通过印发应急知识宣传单、标语、宣传专栏、板报等方式加强应急知识宣教工作,每年举行2次以上宣传咨询活动。 七、应急队伍建设。1、整合资源,建立一支急救援队伍,抢险救援时佩带统一标准。2、建立应急救援队伍人员档案。3、组建一定数量的应急志愿服务队伍。4、应急队伍有完善的规章制度。5、应急队员须经过一次以上集中培训。 八、风险隐患排查整改。1、对职责范围内的危险源、风险隐患集中排查,详细登记,进行风险评估和预测。2、在重大危险源和风险隐患处标识图标和警示标志。3、配备必要的报警设备。4、遏制较大的突发事件发生。 九、应急联动处置。1、突发事件信息报告迅速、畅通,及进掌握、准确判断突发事件发展态势。2、第一时间作出反应,组织开展先进处置工作,并按照分级标准及时准备向上级报告。3、根据实际情况,及时启动相关预案,组织调动应急资源和力量,形成合力,能在最短时间内实施紧急救援,控制事态发展。4、突发事件处置率100%。
附件3: 村(社区)应急管理建设标准 (试 行)
一、组织机构。有专门机构和专(兼)职人员负责应急管理工作,分工明确。 二、应急预案。根据实际情况有综合性应急预案或专项应急预案,每年至少组织1次应急演练。 三、制度建设。应急管理各项制度,包括办文、应急值守、信息报送、应急处置、档案管理等制度健全。 四、应急值守和信息报送。1. 有固定的突发事件信息报告电话。2. 值班工作制度健全,有人员负责值班。3. 有应急管理信息员负责信息报送。4. 信息报送及时准确,不得有迟报、漏报、瞒报情况。 五、应急避难场所。建成有方便、实用的应急避难场所,有明显的避难标识指引。 六、科普宣传培训。加强应急知识宣教工作,设有宣传栏,每年举行1次以上宣传咨询活动。 七、应急队伍建设。建立 30 人以上的应急救援队伍(应急志愿者服务队伍),并有完善的规章制度。 八、风险隐患排查整改。1. 对辖区内的风险隐患集中排查,落实整改措施。2. 遏制各类突发事件,不发生有人员死亡的突发事件。 九、应急联动处置。1. 信息报告迅速、畅通。2. 第一时间作出反应,组织开展先期处置,并按照分级标准向上级报告。3. 根据实际情况,及时启动相关预案,组织调动应急资源和力量,形成合力,能在最短时间内实施紧急救援,控制事态发展。4. 突发事件处置率100%。 附件4:
企业应急管理建设标准 (试 行)
一、组织机构。有专门机构和专(兼)职人员负责应急管理工作,应急管理机构要挂牌。 二、应急预案。根据实际情况有综合性应急预案或专项应急预案,每年至少组织2次应急演练。 三、制度建设。应急管理各项制度,包括办文、应急值守、信息报送、应急处置、档案管理等制度健全。 四、应急值守和信息报送。1. 有值班室和视频监控室。2. 值班工作制度健全,有人员负责值班。3. 有专(兼)职应急管理信息员负责信息报送。4. 信息报送及时、准确,无迟报、漏报情况。 五、应急避难场所。1. 在厂区合适位置设立应急避难场所,有明确的避难标识指引。2. 各类紧急通道畅通,有明显的逃生标识指引。3. 日常管理、维护、运行规范。 六、科普宣教培训。1. 设有宣传栏。2. 制定有宣教培训方案。3. 加强对应急救援队伍、应急志愿者、信息员的培训,每年至少举行1次培训。4. 厂区内适当位置设立安全警示标语。 七、应急队伍建设。建立不少于在职职工人数10%的应急救援队伍(应急志愿者服务队伍),并有完善的规章制度,培训计划得到落实。 八、风险隐患排查整改。1. 开展突发事件风险隐患集中排查,落实整改措施。2. 遏制各类突发事件,突出治理重大隐患,不发生有人员死亡的突发事件。 九、应急联动处置。1. 信息报告迅速、畅通。2. 第一时间作出反应,组织开展先期处置,并按照分级标准向上级报告。3. 根据实际情况,及时启动相关预案,组织调动应急资源和力量,形成合力,能在最短时间内定实施紧急救援,控制事态发展。4. 突发事件处置率100%。 附件5:
学校应急管理建设标准 (试 行)
一、组织机构。有专门机构和专(兼)职人员负责应急管理工作,分工明确。 二、应急预案。1. 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综合性应急预案或专项应急预案。2. 每年春秋两季至少各组织1次应急演练。 三、制度建设。应急管理各项制度,包括办文、应急值守、信息报送、应急处置、档案管理等制度健全。 四、应急值守和信息报送。1. 有应急值守值班室和有人员负责值守。2. 有专人负责信息报送。3. 信息报送及时、准确,不得有迟报、漏报、瞒报情况。 五、应急避难场所。1. 利用学校体育馆、运动场、空地等合适场所设立应急避难场所,有明显的避难标识指引。2. 各类紧急通道畅通,有明显的逃生标识指引。 六、科普宣教培训。1. 按照《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》第三十条规定,把应急知识教育纳入教学内容,对学生进行应急知识教育,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救与互救能力。2. 学生每学期至少5节应急安全知识课程,教职员工每年至少培训1次。3. 设有宣传专栏和安全警示标语。 七、应急队伍建设。建有应急救援队伍(应急志愿者队伍),并有完善的规章制度,培训计划得到落实。 八、风险隐患排查整改。1. 开展突发事件风险隐患集中排查,落实风险隐患整改措施,突出治理重大隐患。2. 不发生人员死亡的突发事件。 九、应急联动处置。1. 信息报告迅速、畅通。2. 第一时间作出反应,组织开展先期处置,并按照分级标准向上级报告。3. 根据实际情况,及时启动相关预案,组织调动应急资源和力量,形成合力,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实施紧急救援,控制事态发展。4. 突发事件处置率100%。 附件6:
应急管理示范点达标单位申报表 申报单位名称:(盖申报单位公章) 单 位 |
| 示范点类型 |
| 地 址 |
| 示范点建设 负责人 |
| 职 务 |
| 联系电话 |
| 组织结构 | 领导机构 负责人 |
| 办事机构 负责人 |
| 专兼职 人员数 |
| 应急预案 | 预案名称 | 发布时间 |
|
|
|
|
|
|
|
| 应急队伍 | 队伍名称 | 负责人 | 人员构成 | 联系电话 | 人数 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 应急设施 | 应急机构 办公室 | 基本设施 |
| 监测监控 | 基本设施 |
| 应急资料室 | 基本设施 |
| 应急装备 器材室 | 装备器材 | 配备数量 | 物资储备 | 储备数量 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 应急避难 场所 | 位置 |
| 基本设施 |
|
应急制度 | 制度名称 | 执行情况 |
|
|
|
|
|
|
|
| 隐患排查 | 整治内容 | 整治措施 | 整治资金 | 整治时限 | 整治责任 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 科普宣教 | 宣教培训 | 宣教内容 | 培训内容 | 组织形式 | 参加人员数 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 应急演练 | 演练科目 | 组织时间 | 演练地点 | 参加人员数 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 乡镇、部门 意见 |
(公章) 年 月 日 | 区政府 应急办意见 |
(公章) 年 月 日 |

抄送:区委办,区人大办,区政协办。 南阳市bt365体育网址办公室 2013年3月20日印发 |